我地買二手車翻屋企都會因為車況原因,而影響車輛行駛體驗,例如油耗高、發動機噪音大、異響多等等,若果想恢覆翻出廠性能就必須要幫台做次全面大保養,但同人一樣同台車保養首先就需要用潤滑油,咁換機油究竟對发動機有乜影響,機油又應該如何選擇?接下來小編帶大家一一揭秘。
首先換機油對駕駛體感影響有幾大?
若果你較為熟悉車輛情況,或者是車感比較敏感的話,更換不同性能取向的機油,或者好耐無換過機油啱換新機油的時候,差異是最為明顯的。舉個例子,发動機工作比喻成人赤腳行路,而機油就是充當緩沖潤滑的鞋,不同性能取向的機油就如不同材質的鞋,有些鞋是氣墊材質,行得輕松但跑不快,有些是釘鞋跑得快但不輕松,雖然都起到緩沖減震的作用但這個腳感是有差異的。而在機油壽命末端換機油就好比從爛鞋換上新鞋。不過這些感受不能一概而論,有人會覺得不同材質行路感覺一樣,所以都要視乎個人用車習慣同敏銳度。
不同品牌機油又會有點樣感受呢?
例如如性能取向的機油,為了滿足在高溫下提供良好保護性,所以在日常駕駛時會黏度大流動性差,導致需要踩更深的油門催谷動力,踩得越深動力就越湧現,伴隨住聲浪就如拓海上身,情不自禁激烈駕駛。所以換機油是不會提升動力,但會改變動力響應時機,粘度低低溫流動性好的機油動力一踩就有,黏度大低溫流動性弱的機油動力輕踩無反應,大力先至出奇跡。而正是這些不同的動力響應體驗構成不同的機油特性。
買二手車時經常買到年份同咪表數都較大的車型,如何選擇機油好?
老派車型普遍采用大排自吸发動機,同時興的小排量渦輪機相比調教上有好大差異,所以更適合用黏度大的SM級性能型機油,而新標準SP級則更適合新車。
講到哩度大家應該對自己車型適合什麼機油心中有數了,落實到具體情況,我地又應該如何揀取同辨別型號?如何辨別換油時機同品牌?
選機油的通用方法
第一步翻開愛車的保養手冊,入面詳細說明了用什麼標準、什麼粘度的機油,以及官方建議的用量和更換里程。按照說明書是選擇的起點,然後根據自己的駕駛習慣和機油的功能取向再進一步挑選。
大部分手冊還會提示,愛車到了一定年齡後需提升一個粘度等級,但如果发動機狀況正常,原粘度不會明顯燒機油的話,可以不提升粘度的。
如果貿貿然提高粘度其實很危險,機油運動粘度和发動機工作溫度不匹配,會導致潤滑度不足,沒法好好散熱,零部件磨損等問題,繼而油耗明顯升高。
機油上的標識、字母、數字點睇?
常見的是用API(美國石油學會)標準,目前最高等級是SP(今年5月1日正式啟用,向前兼容SN PLUS、SN)。
SP機油更耐高溫,預防機油因高溫引起氧化增稠和高溫沈積物,從而更好地保護渦輪增壓器;有效預防LSPI低轉速早燃,同時減少鏈條磨損和顆粒物的排放。
混合動力的車子需要買專用機油嗎?
其實不一定。混合動力技術亦好多種。一般使用品質比較高且適配的全合成機油即可。
渦輪增壓发動機的機油更換里程需要縮短嗎?
並不需要,挑選機油的時候建議選擇SN PLUS/SP級別的機油能更好地保護渦輪增壓发動機,以防低速早燃,如此這般按正常的里程更換就OK.
換不同品牌的機油對发動機有影響嗎?
若更換機油時采用重力換油,會導致舊油未排凈,而不同品牌的基礎油同添加劑都有差異,舊機油比例越大越會影響新機油的壽命和性能。另外,換不同品牌的機油還有一個油膜置換的過程,所以換機油後要經如何更好地清潔舊機油呢?會建議更換機油前,用一次发動機艙內清洗劑,徹底洗凈舊機油和潔凈发動機艙。
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車輛保養秘笈之機油篇,按照以上流程揀取最適合愛車的機油,幫部車好好保養,愛車先可以好好地服務自己。
在這裡搜尋不同年份的價格數據